2017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于昨日閉幕,雙方除達成4點共同倡議外,兩岸企業家峰會大陸方面副理事長盛華仁表示,本屆會議在能源石化、裝備制造及金融等領域更達成突破性合作,兩岸產業融合再傳進展。 盛華仁在閉幕式上表示,本屆峰會主題在于積極開拓兩岸產業融合發展的新思路,在此基礎上,峰會平臺也發揮了兩岸企業合作的作用,并簽署了29項合作協議。 能源石化方面,兩岸合作的古雷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奮斗了7年,終于再傳進展。由兩岸合資成立的福建古雷石化公司,從2015年奠基填海造地、2016年揭牌后,經本次峰會共同協商后,認為已具備開工建設條件,確定將于今年12月26日正式動工。這不僅是兩岸石化產業合作的重大突破和里程碑,未來建成后,將可引導臺灣中小型企業進駐,實現同步投產。 裝備智能制造也是本次重要合作議題。盛華仁稱,兩岸智能裝備制造合作對接研討會將于明年4月在河南鄭州舉辦,未來河南將推動成立智能裝備制造基地,希望吸引包括臺資企業在內的相關優秀產業,藉以形成完整產業群。 對于兩岸石化產業的突破進展,前經濟部部長、兩岸企業家峰會能源石化裝備產業合作推動小組臺灣召集人施顏祥昨日表示,盡管目前油價仍在低點,但化工原料價差反而擴大,而價差正是石化業的投資報酬,因此目前石化業的前景比幾年前更好。
福建漳州古雷煉化一體化百萬噸乙烯項目
2015年12月14日,海峽兩岸合作的福建漳州古雷煉化一體化項目奠基儀式在福建漳州古雷石化專區舉行。
該項目包括年產百萬噸乙烯、1600萬噸煉油及下游衍生物產品,一期投資355 億元,預計2018 年部分建成投產。項目將最大程度優化加工和產品方案,努力提高精細化工產品比重,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同時按照優化資源配置、保護生態環境的原則,深入研究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IGCC)等清潔利用方式,統籌考慮煤氣化制氫和熱電站配置方案,降低污染物產生量,力爭實現近零排。
福建古雷石化有限公司由陸方福建煉油化工有限公司和臺方旭騰投資有限公司以雙方各占50%股份合資成立。古雷煉化一體化項目,是兩岸石化業首次合作的大型示范項目。其所在的福建漳州古雷石化產業園區,近期將成為國內第一個封關運行的石化園區。
項目建設單位:福建古雷石化有限公司
建設地點:七大石化基地之一的古雷石化產業園區
項目建成后,每年可提供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樹脂(EVA)30萬噸、環氧乙烷(EO)27萬噸、乙二醇(EG)45.5萬噸、環氧丙烷(PO)20萬噸、苯乙烯(SM)55萬噸、聚丙烯(PP)30萬噸、溶聚丁苯橡膠(SBS)10萬噸、丁二烯5.5萬噸,將為下游產業鏈延伸提供優質的原料。
古雷石化園區規劃面積116平方公里,旨在打造世界一流石化基地。發展路徑是按照“產業園區化、煉化一體化、裝置大型化、生產清潔化、產品高端化”的要求和“煉油、乙烯、芳烴一體化”建設模式,實施上游向中下游延伸、中下游促進上游發展的雙向推動,走集約集聚、全產業鏈發展的低成本模式。
有鑒于油價低位走穩,「漳州古雷煉化一體化」投資原先規劃是采用煤化工的MTO流程,未來將調整為采用輕油流程生產乙烯。 具體項目工程裝置見下表。